001

 

導演:勞勃馬歇爾 (執導作品:芝加哥、藝伎回憶錄)
編劇:菲特瑞可‧費里尼
音樂劇作家:Arthur Kopit
詞曲創作:Maury Yeston
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瑪莉詠柯蒂亞、潘妮洛普克魯茲、茱蒂丹契、妮可基嫚…..
出品:Lucamar Productions
發行商:威視電影
上映日期:2010/02/26

 

預告片



 

*** 劇透評析,斟酌閱讀 *** 

才氣縱橫的大導演(丹尼爾戴路易斯 飾),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瓶頸,於是他試圖找出原因,才逐漸發現伴隨他的摯愛女人們,成了他創作靈感上最大的衝突。他最敬愛的母親,高貴的繆思女星克勞蒂亞,優雅的老婆露易莎,性感的情人卡拉,甜美的女記者史戴芬妮,心靈導師的密友莉雅,和幼年性啟蒙的妓女莎拉吉娜,成就了他的人生,這七個最愛的女人,在他的事業顛峰與低潮,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試圖釐清他和她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在這個華麗絢爛的年代裡,她們是他最甜蜜的負荷和羈絆

 

之前在知道這部電影時就一直期待它上映的日子,而大概去年底時突然在逛佳佳時意外發現唯一一片的音樂劇原聲帶,當然二話不說先買再說囉,只是或許是因為沒有畫面的關係,所以聽完之後實在對片中的歌曲沒有特別的感覺,只是畢竟導演勞勃馬歇爾的前作是拿下第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雖然當時我比較希望"時時刻刻"能拿下最佳影片),片中精彩的歌舞演出讓人印象深刻,所以基本上應該不算太差,再加上後來看到預告片之後,感覺有沿襲到"芝加哥"的風格,所以又重燃了觀賞欲望,再加上本片集結了曾拿下奧斯卡影帝影后的演員一起同台飆演技,讓這部片更添了其可看性。

002

 

本片是改編自1982年榮獲東尼獎的同名音樂劇,主要是向義大利導演費里尼致意的電影(靈感來自費里尼的"82分之1")。全片基本上風格跟導演前作"芝加哥"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會在現實與虛幻(舞台)上切換場景,而帶到的歌曲又是在描述當時的心境,其實在芝加哥中就已經發揮到極致,而到了這部作品又再更精緻化,也讓本片中的幾段表演,如菲姬演唱的Be Italian、潘妮洛普克魯茲的A Call From The Vatican、凱特哈德森的Cinema Italiano…等,不管是用色、服裝、編舞,都有著蠻讓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感受, 跟芝加哥的黑白搭做了很大的區隔。其實看了兩部導演的作品,可能是他想營造猶如在百老匯的劇院中觀賞表演的感覺,所以感覺上他蠻常使用到像是舞台劇現場表演的方式來表現,所以在觀看過程中就像是置身在劇場裡,花一點點錢,就可以看到百老匯音樂劇,還蠻物超所值的囉。

 

演員的部分沒話說,因為全部都是有得過獎的影帝影后,演技當然沒得挑剔,只是因為角色眾多,所已使得每個人的戲分無法均顧,變成有的感覺上就像是跑龍套的小咖,出來一下下就沒了,感覺真的不太需要花大錢請來演,只是或許這也是導演跟製片的一個夢吧,想說來把這些出色的演員聚在一起飆歌飆舞,讓觀眾看個過癮也說不定。先說明,此段會有些劇情爆雷,所以如果不想看的,請跳過囉!!

003

片中我覺得表現的最出色的當然就是三位主角丹尼爾戴路易斯飾演的古多、瑪莉詠柯蒂亞飾演的老婆露易莎還有潘妮洛普克魯茲飾演的的情婦卡拉。因主要劇情是描繪古多因面臨到事業上的瓶頸,還有在面對母親、老婆、情人之前不同的心境,從開始計畫撰寫新戲的劇本,因苦思完全沒有頭緒,老婆的支持讓他不至於信心盡失,但面對情人又滿足他的慾望,到後來必須二擇一,而電影又因完全沒概念導致面臨停拍時的失落,影帝表現起來一點也不費力,或許因為是歌舞片,也讓他省了不少功夫吧。

 

瑪莉詠柯蒂亞一開始的印象是終極殺陣中主角的女朋友,其實也沒想到她最後會晉升到影后的位子,畢竟玫瑰人生中的表現實在是很出色,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導演才將她找來演,也因為露易莎的角色算還蠻吃重的,從一開始的默默當古多後面的支柱,到最後面對情婦,不願意再忍受,到後來得知連自己跟古多唯一的一點點回憶都被人奪走之後的痛苦,一首Take It All完全道盡對古多的失望,算是片中衝擊最大的一段,也難怪能夠再以該角色入圍金球獎音樂喜劇類女主角。

004

而潘妮洛普克魯茲飾演的情婦其實就很盡到情婦的本分,一出場的挑逗電話A Call From The Vatican就已經逗得人心癢癢的,雖然知道古多都有老婆,知道自己無法永遠待在古多身邊但仍然愛他,其實以前真的不太喜歡潘妮洛普,因為五官看起來一直不算是美女型,只是後來越看越順眼,而從情遇巴塞隆納開始的精彩演出,也算終於讓她熬出頭了,畢竟真的要在美國種族歧視還是很嚴重的地方要能有這番地位真的不簡單,希望她之後能又更多優秀的作品出現囉。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兩位我覺得很搶眼的角色,雖然都不是要角,但表現很好。第一個是新歡凱特韓德森,雖然因為角色不吃重,使得無法有太多的表現,但是精彩的歌舞秀,真的抓住觀眾的目光,整段演出就像是看到最流行的時尚秀,如果她以後不演戲了,是可以考慮去當動感歌手之類的,應該會有另一番成績也說不定呢。另一個就是黑眼豆豆的女主唱菲姬,一般大家熟悉的都是她唱Hip-hop時的聲音,但在片中完全找不到她以前的影子,沒看歌單介紹還真的不知道是菲姬呢,整個聲線跟以往不同,別有一番風味,而片中的一段沙子舞跳得讓人看完之後想起來給她掌聲鼓勵鼓勵,非常精彩。

007

其實片子中使用許多意象的東西,完全使用在現實與虛幻的舞台表現,這也是現場演出常使用的方式,現實的時間軸繼續走,突然走到一段時間點時場景就切換到舞台上,藉由歌舞來描繪當時心境,而片尾的電影開拍,其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告知所有創作人常保赤子之心,創作概念久能源源不絕的湧現,因為生活中有太多雜念影響到思緒,常導致會有瓶頸出現,但想想當初開始創作時的那份熱情跟衝勁,不就像小朋友一樣慢慢嘗試、慢慢摸索,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玩意,也常發現不一樣的感受,創作何嘗不是,因為生活中常有範本出現,充分利用,也是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囉。

 

 

其實這幾年可能是因為好萊塢出現劇本荒,使得很多片商開始把一些舊的或是新的音樂劇拿出來拍成電影,其實對熱愛音樂劇的劇迷是很棒的消息,而對身在台灣,又不能常飛紐約去看得我更是一大福利,雖然電影版往往不太能超越現場表演的感受,但是至少能夠滿足些許觀賞的慾望,而這部片因沒有看過現場版的所以無從比較,電影版或許因片長關係,所以將部分內容刪減到現在的版本,使得故事性較薄弱,片中的歌舞表演倒是彌補了些許的缺點,仍屬佳作,所以如果喜歡看類似作品的,有空可以去找來看看囉,提供給你們參考。

008

 

故事概要轉貼自開眼電影網
圖片擷取自官方網站
電影原聲帶由環球唱片發行
預告片轉貼自youtube網站

arrow
arrow

    陳基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